盛夏鋼城,烈日灼人,熱浪裹挾著塵風撲面而來。廠房內的溫度節節攀升,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蒸籠之中。然而,在這高溫的“烤”驗下,有一群人始終堅守在質量檢驗第一線,用專注與精準守護鋼鐵生產的每一道工序——他們就是龍鋼公司的質量守護者。
“蒸”不走的專注:制樣工的“桑拿”之戰
走進制樣室,一股熱浪迎面撲來。鐵礦、焦炭、石灰石……各種原燃料在這里粉碎、混勻、縮分,每一道工序都要精準執行、快速銜接。
“夏天制樣就像在蒸桑拿,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制樣工秦洋一邊擦著額角的汗水,一邊熟練地操作著設備。機器轟鳴不止,制樣工們全副武裝,在高溫下完成一次次鏟料、倒料、換篩的重復動作。“制樣質量決定分析基礎,我們雖然是‘幕后’,但必須確保每一步都扎實可靠。”老制樣工張玉良的話擲地有聲。
“穩”與“準”的較量:天平室的無聲戰場
走進天平室,空氣仿佛凝固。為避免氣流擾動稱量精度,室內嚴禁空調直吹。這里沒有嘈雜,只有呼吸與數字之間的博弈。稱量人員穩住心跳,將試樣輕置于秤盤,粉末樣品精確稱至0.0001g,指尖的微顫、睫毛的眨動,甚至連呼吸的節奏,都在與數據的真實性進行著無聲較量。“這兒比的是穩,比的是心靜。”原料分析工閆珊婷凝視著天平說道。這塊小小天平,承載的卻是整條質量鏈條的信任與起點。
“滴”定不亂:化學分析室的高溫奮戰
在化學分析室,溫度計顯示室溫37℃,靠近加熱裝置的工作臺旁甚至逼近40℃。滴定瓶、容量瓶、試劑瓶等一字排開,檢驗人員在眾多酸液、堿液中精準滴定,眼神專注,動作穩健。磷鉻黃、鉬藍、EDTA……這些名字背后,是每一位檢驗人員對數據準確性的極致追求。
“我們做的是手工分析,哪怕是一個顏色的深淺、滴定終點的瞬間判斷,都關系到最終數據的準確性。”分析工張艷文正在進行硅錳合金的分析,連說話都不敢抬頭。實驗臺旁沒有空調直吹,身旁是電爐、紅外加熱板持續升溫,汗珠順著脖頸滑落,沾濕了工作服,但她眼神堅定,只是輕輕一抹,又投入到試劑瓶前的微觀世界中。
戰高溫,他們“炎”值拉滿;斗酷暑,他們寸步不退。這群默默無聞的質量檢驗人,與專注為伍、同試劑較真,在毫厘之間追求極致、在細節中捍衛質量,在熱浪中筑起鋼鐵生產的質量防線。(龍鋼公司 張涵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