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室作為企業電力系統的核心樞紐,其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生產安全。然而,這些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的關鍵設備設施,也曾面臨分散管理、標準不一的困境?今天,讓我們一起探索配電室標準化的必經之旅,看看他們如何推動配電室向更高標準邁進,成為企業用電安全的可靠保障。
從“無視”到“可視”:配電室的華麗蛻變
設備檢修中心組織各單位系統學習標準化配電室及用電隱患排查示例材料,全面落實《標準化變配電室管理規范》要求。各單位將知識轉化為實踐,通過全員創新、合理化建議及技術改造,引入溫濕度傳感器、煙霧報警器和智能監測模塊等設備,實時采集配電室環境數據。當溫濕度異常時,系統自動觸發通風除濕裝置,形成“環境異常—自動預警—聯動處置”的閉環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人為干預誤差。
同步推行定期巡檢機制,建立隱患排查數據庫和配電室隱患治理表單,使配電室運行狀態由傳統“盲點”轉為實時“可視”。針對已驗收的標準化配電室,中心開展“回頭望”專項復查,重點核查環形接地裝置、防禽網、安全工器具柜、防暑降溫設備、門體擋鼠板接地、柜內線路布局、標識系統及封堵狀況,全面消除安全隱患。
此外,中心嚴格遵循“打造一間、驗收一間”的創建原則,目前已完成40個配電室的標準化創建與驗收工作。
精細化管理,讓配電室更加安全可控
實施嚴格的標識化管理,配電柜回路精確對應、停電設備明確警示、電氣原理圖直觀說明,確保所有標識清晰準確,顯著提升檢維修效率與作業安全。
推行配電室內物品定置擺放制度,工器具、安全防護用品等嚴格按規擺放,環境整潔且實用性強。絕緣手套、絕緣靴、接地線專柜等存放井然有序,為突發事故的快速響應奠定基礎。同步推廣工器具實驗標簽應用,確保設備狀態可溯。中心各班組每周徹底清掃,結合年度電氣春秋檢,全面清除積灰污垢,有效提升設備散熱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針對夏季高溫多雨等特殊天氣,中心各作業區班組強化配電室巡檢力度,將日常巡檢、設備試驗、缺陷處理分解為可量化、可追溯的標準化步驟。通過關鍵設備及動力柜母排的紅外溫度監測,精準識別并消除安全隱患。足量配備應急防汛物資,確保突發情況下迅速響應,全力保障配電室安全穩定運行。
步入一線,標準化配電室建設處處可見
中心各作業區班組在日常操作中,將標準化理念滲透至每個環節。通過定期員工培訓和技能考核,確保全員熟練掌握“望、聞、問、切”四步法巡檢技術,并嚴格執行“時間、數值、責任人”三要素記錄,杜絕管理漏洞。同時,依托智能化監控工具,自動追蹤設備運行狀態,一旦檢測出異常,系統即時觸發預警,班組快速響應處置,有效防范潛在故障。此外,中心積極組織經驗交流,將各單位在創建標準化配電室過程中,衛生清理徹底、封堵嚴實、接地可靠等優秀實踐案例,廣泛推廣至其他分廠,確保標準化配電室建設覆蓋每一處角落,最終實現安全可控目標“無處不在”。( 李龍明 曹娟娟)